Naoko Horibe : House in Naruto
日本女建筑师Naoko Horibe堀部直子设计的House in Naruto,在解决低地势问题、满足功能的同时,提供了一个舒适诗意的空间。考虑到洪水灾害,抬高了建筑基础和设计坚固的挡水小斜坡。而让人更喜欢的是中庭回廊小院子的设计,现代而具有东方人居智慧。(via:designboom.com)
All image © kaori ichikawa
日本女建筑师Naoko Horibe堀部直子设计的House in Naruto,在解决低地势问题、满足功能的同时,提供了一个舒适诗意的空间。考虑到洪水灾害,抬高了建筑基础和设计坚固的挡水小斜坡。而让人更喜欢的是中庭回廊小院子的设计,现代而具有东方人居智慧。(via:designboom.com)
All image © kaori ichikawa
你是否常为自己做点什么吃的,独享食物的美味?发现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朋友,于是把他们拍下来。这是制作《一人食》系列片的初衷,每段只有3分钟教你做一道家常菜介绍一位有趣的朋友。由居住在上海的摄影师Cyanney呈现。到目前为止,一共推出了16集孤独美食食谱,每一季都是怡情怡人的生活美学谱。图片展示是唐七出境的烈日松饼篇。在这里观看总16集。更多关注一人食的微博:
当on the road成为备受争议的新新潮流,出走的动机与在路上的感怀似乎都不再重要。
Cagri Cankaya,这位土耳其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决定把自己扔到世界各个城市,不同于任何休学辞职去旅行或破斧沉舟卖家产的背包客,CaCa这项名为Designer on the Road的项目用设计技能换取出走基金,看来掌握一门高超的技能是出走的必要前提 :D
台湾女性摄影师,以拍摄女性肖像为主,平时喜欢写诗,看电影以及阅读。
“贯穿所有照片的核心是fragile和youth。惯于捕捉事物拥有的脆弱性质,在生命的年轻状态里保留一刻美好”。
曾有朋友对我说,最佩服的就是你能写出一封封长而温暖的邮件给我们。很久很久前,你我都会感叹得有多长时间没有收到过一封手写信;而现在,我也会伤感,太久没有一封来自朋友问候和倾诉的电子邮件了。
Miranda July将这种情感纪念付诸于一个名为“We Think Alone” 的网上行为艺术。她邀集好朋友们(如著名女演员Kirsten Dunst;美国电影制片人和演员 Lena Dunham)一起参加这个活动,具体就是把他们这些人的私人邮件分享给通过网站注册的读者们,要求越生活化的邮件越好。以“Read my friends emails” 之言提醒自己,相对的长阅读或是深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生活有时无聊,那就做些有聊的事,比如,研究“放松生活”这件小事。
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插画研究院的台湾女生Soupy (facebook主页,翻墙需谨慎),以“放松生活”为毕业设计课题,历时一年半采访英国、台湾两地心理医生、学生、白领、欧巴桑等各个人群,对比台湾与英国的放松生活法门,制作出一本有趣又有料的手工书。更有爱的是,Soupy还把手工书做成了动画版,这本全球仅此一本的手工书可通过网上抢鲜阅读。 Read more »
印度的插画、视觉艺术家Sameer Kulavoor最近做了一本叫“BLUED”的册子,创作灵感源于一种印度当地口语叫“Taad-Patri”的廉价蓝色篷布。这本称为使用说明文档的册子,通过简单蓝黑两色插画的形式来反映蓝色篷布在印度的广泛应用程度,典型代表性的场景插画,使之成为了都市印象的艺术写照。(via)
册子印量250本,并有艺术家亲笔签名和编号,感兴趣的朋友可到网站上了解更多。
RoAndCo是一家综合品牌设计工作室,由创意总监Roanne Adams带领,活跃于时尚、艺术、生活风格等领域。RoAndCo工作室在时尚领域里的新鲜灵感让人欣赏佩服,而优秀的创作力也得到了更多的客户认同。设计师们不要忽略他们案例里的创作说明,会让你有所收获。
Nguan,新加坡摄影师,喜欢观察城市与人。作品以记录的方式,定格某个城市、某些人、某个时刻,细微柔和,不经意地让你发觉人与城市的微妙关系与存在状态。
图片选自“Singapore (新加坡)” 系列。
“ When you own over 100 cookbooks, it is time to stop buying, and start cooking. ” – 101 Cookbooks
分享一个美妙的美食博客101 Cookbooks,创办者是Heidi Swanson。Heidi女士是一位旧金山的摄影师、食谱作者,兴趣广泛的她有着各种身份,享受着自己喜欢的一切。博客内容具有指导性之余,图片摄影也非常吸引,给人素雅、自然、健康的感觉。大家还可以去她的个人网站看看,里面有一些感觉挺不错的摄影作品。
Hi Ho 是一家墨尔本的品牌设计工作室,由Wesley Waddell 和 Patrick Scanlan 创立。通过简单鲜明的平面设计和细致执行,达到明确有效的品牌沟通效果。
近几年,城市再生,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成为城市发展的常论话题。在好多人眼里,城市经营是政府的大事情,普通小市民只是一个“旁观者”。回想儿时乡下小圈子的“村落”生活,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浓浓的人情味在街头巷弄间发散,还有那乡人齐聚的仪式活动,无一不是让独立个体融入生活。这种村落生活营造出的归属与存在感,完全异于当前臃肿、淡漠、疲倦的城市生活。或许,今天介绍的“台北村落之声”,能激发我们对城市再生的一些灵感和看法。
“都市再生的概念包含了創新、開發導向、公私合夥、整合、生態永續等多方面向的整合,透過城市的軟創新實力,產出更豐富多元的城市記憶。而台北村落之聲就是要透過都市再生策略,將更多元、更具活力的創意讓市民共享。”
Village Taipei网站通过发布URS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城市再生基地和城市不断发生的信息,使之互通串联成为每一个小市民的“有机发声体”。URS-城市再生基地是为旧社区注入新文化活水而诞生,目前规划有七个概念基地分布在台北的各个角落。就如网站上所说,希望URS将“茁壮成既可为城市制造创意氧气,又可美化城市文化景观的大树。”
台北村落之声让你关注了解更多台湾当前的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希望可以激发更多的城市“参与者”,发掘和创新我们的城市精神。
在商业、八卦杂志横行的华文杂志圈,《小日子》以标榜“在我们的城市展开小日子”成为台湾生活家的书架必备杂志。创刊号《我们喜欢吃早餐》一经发行便引发抢购狂潮。
原本担任《Shopping Design》总编辑的黄威融受独立团体的启发,辞去工作五年的主流媒体,选择以独立运作的方式经营杂志。而这本由聂永真操刀整体视觉设计、马世芳兼职撰稿的《小日子》,起点与格局一点都不小。
每期精选一件让生活美好的事物,邀请热爱这件事物的“资深生活家”担任客座编辑,如此烹调出来的“小日子”,份足、味美,地道的生活之味。
“《小日子》堪称台湾现在的文青杂志经典。想当文艺青年必定得拜读,还得拿起 iphone 照一张在咖啡店在看《小日子》的合照。” 这是台湾友人对《小日子》最大的调侃,也是最好的恭维。
创刊:2012年4月
定位:Life Design Magazine
杂志官网:http://www.oneday.com.tw/
《篠原一男》建筑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只剩下这个周末的时间,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抓紧去观看。它系统地回顾日本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篠原一男毕生的重要作品,解码其建筑理念和实践方法。本次展览也是篠原一男首个亚洲回顾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一独特的建筑师个案,为中国建筑师和艺术家们构筑一条更为复杂而深遂的创造路径,借助篠原一男的方法——“以否定为媒介的肯定”,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价值和可能,拥抱怀疑,感受激进的混沌。相信这次难得的展览也定能给热爱建筑和艺术的朋友们带来启发。地址:上海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时间:09:00-17:00.